深度剖析:两件大事冲击下,美国社会撕裂现状与未来走向
2025-09-22 阅读(20)
最近美国那边有两个消息闹得挺大,一个是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·柯克被谋杀,另一个是23岁的乌克兰难民伊琳娜·扎鲁茨卡在火车车厢里被陌生非裔男子用折叠刀连刺三刀,当场死亡。
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,美国的媒体就开始感慨“国将不国”,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“美国要完了”的声音。
本来不太想聊这些事情,因为和业务不相关,但架不住后台问的读者多呀,所以其实我的观点很简单:这才哪到哪啊?
很多人觉得美国社会最近几年特别撕裂,好像每天都有枪击案、谋杀案,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。
可如果你翻翻历史就会发现,这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基因,决定了它的问题从来不少,但并不妨碍它继续向前。
政治人物遇害真的不少见,别说查理·柯克这样的政治素人了,美国历史上死于枪下的总统都不少。
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刚结束没多久,就在剧院里被刺杀,肯尼迪总统直接当着全球人的面在车上被枪击。
再往下还有马丁·路德·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。每一次都有人喊“美国要完了”,可结果呢?这个国家继续运行,制度继续演化。
枪击案更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,什么校园枪击,教堂枪击,赌场枪击之类的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一次触目惊心的事件。
2017年拉斯维加斯音乐节枪击案,造成了58人死亡,是美国现代史上死伤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之一。
还有2012年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,20个孩子遇害,当时社会舆论那个沸腾啊,很多人说这是美国社会的耻辱。
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美国依然是美国,问题虽然依旧存在,但国家并没有因此崩溃。 而且社会骚乱也不少见。
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时候,全美各地都有暴力冲突。
1992年洛杉矶因警察暴力执法引发大规模骚乱,几乎变成战场。
还有2020年“Black Lives Matter”抗议席卷全美,很多地方都被纵火抢劫。
那时候同样有人说“美国要完了”,但美国在一次次的冲突中,不仅没有垮掉,还逐步推动了社会和制度的调整。
所以说,类似今天的这两件事,放在美国历史的长河里,真不算什么。
查理·柯克的遇害新闻看上去轰动,但跟总统被枪杀相比,分量根本不在一个级别。
乌克兰难民在火车上的悲剧固然让人唏嘘,但在一个长期存在枪支问题、暴力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国家里,这类案件其实一直都存在。
很多人觉得美国社会现在特别撕裂,是因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了。
以前没有社交媒体的时候,很多事情压根不会进入公众视野。
而现在,只要一件事发生,就会被放大传播,加上算法的推送,情绪很容易被带动。于是大家觉得美国动荡到了极点。
可如果拉长时间线,美国一直都是在动荡和矛盾中前进的。
美国为什么能在这些动荡中继续走下去?我觉得核心还是它的自我调节机制。
第一,美国的法律和司法独立起到关键作用。
每当出现重大案件,司法系统会启动调查和审判,先不说结果是否让人满意,至少这个程序是独立存在的。
比如开头提到的林肯遇刺,在那之后美国依然完成了政权交接,还有水门事件后尼克松辞职,美国也是照常运转的。
第二,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。
美国的新闻自由带来了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。很多社会问题能够曝光,进而形成压力,推动制度改革。
校园枪击案之后,媒体会持续追踪,让社会一直讨论控枪议题,虽然进展有限,但它至少不会被掩盖。
第三,美国两党的相互制衡。
共和党和民主党争来争去,看起来水火不容,政策推进的效率也异常缓慢,但好就好在不会出现一方独大的局面。
第四,美国社会的民间力量很强。
各种社区组织、非营利机构、行业协会等等,都能在各种危机中发挥巨大作用。
从自然灾害的救援,到社会运动的推动,美国的社会活力远超很多国家。
第五,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,给了它极强的韧性。
就算政治天天吵,社会天天闹,美国依然是全球科技和金融中心。这种硬实力,是它能承受混乱的底气。
我并不是要美化美国。它的问题确实很多,枪击、种族矛盾、政治极化、社会不平等,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。
但说“美国要完了”,其实是低估了它的自我修复能力。历史上更严重的事它都挺过来了,现在这两件事,就更算不上“致命一击”。
其实我个人认为,观察美国更应该带着一种全局性的历史视角,而不是被一时的新闻带着跑。
美国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,但也是一个能在矛盾中自我平衡的国家,它的问题短期内不会消失,但制度和实力决定了,这个国家依然会继续走下去。
所以我最后的观点还是那句话:这才哪到哪啊?别因为几条新闻就把结论拉到极端,真正的美国,远比新闻里看到的复杂。
更多美国移民项目信息,欢迎拨打麦克斯出国7*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400-698-3225,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:maxchuguo 进行咨询,我们有专业的移民顾问和律师团队,专业度高,实践经验丰富,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专业的移民计划,快来咨询吧!